《日本侵華圖志》南京新書首發式舉行
編輯導讀:
《日本侵華圖志》(25卷)是國家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南京大學民國史研究中心與山東畫報出版社有限公司合作項目,是一項國家級大型學術出版工程。本項目自2010年初啟動到2015年5月底完成,前后歷時5年;民國史學界泰斗、南京大學榮譽資深教授張憲文領銜主編,4家國家級文博單位、9所全國知名高校、5家
2015年6月29日上午,“十二五”國家重點圖書出版規劃項目、國家新聞出版改革發展項目庫2014年度入庫項目《日本侵華圖志》首發式,在南京西康酒店會議室隆重舉行。主編張憲文教授、作者代表、副主編、執行副主編、審校者代表,以及南京大學校領導、南京大學民國史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媒體記者,共約100余人出席這次圖書發布活動。
《日本侵華圖志》(25卷)是國家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南京大學民國史研究中心與山東畫報出版社有限公司合作項目,是一項國家級大型學術出版工程。本項目自2010年初啟動到2015年5月底完成,前后歷時5年;民國史學界泰斗、南京大學榮譽資深教授張憲文領銜主編,4家國家級文博單位、9所全國知名高校、5家文史研究機構、3家新聞出版機構的100余位專家學者參與其中。
這套《日本侵華圖志》,按照時間順序和專題分成25卷,以第一現場的歷史圖片為視角,客觀、系統、生動地記錄了日本自明代倭寇竄犯中國東南沿海以來,尤其是1894年發動甲午戰爭到1945年戰敗投降,直至1946年東京大審判的全過程,再現和固化日本軍國主義侵華的主要歷史事實。各卷負責人或第一編著者,都是資深專家或知名學者,入選圖片嚴格遵循“重要性、稀缺性和高清晰”三原則,所有圖片全部注明出處或來源。全書圖片25000幅,文字250萬字,從時間跨度、內容規模到作者陣容,該書均可堪稱“史無前例”的鴻篇巨制。圖片主要來源于日本、美國、中國內地及港臺地區公私珍藏。
“從前我們做日軍侵華戰爭研究,都是重文字輕圖片的,現在圖片變得愈發重要,因此我們出了25卷的《日本侵華圖志》,收錄了25000張珍貴歷史照片,深度還原了當年的侵華戰爭,以及戰爭中痛苦不堪的人民。”張憲文在他的新書發布會上這樣說道。有媒體記者問有多少圖片為首次與社會公眾見面?山東畫報出版社總編輯傅光中回復:本叢書的很多圖片為首次與中國讀者見面。尤其是那些未公開出版的日本部隊紀念相冊,公私收藏的原版照片,個人拍攝的遺址遺跡遺物照片,還有從臺灣方面中研院近代史所官方網站、美國國家檔案館、中國二檔館、偽滿皇宮博物院、九一八紀念館、中國抗戰紀念館等官方機構收藏圖片藏品。首次在中國大陸面世的圖片,大約占全套圖書的五分之二。
與會專家學者對《圖志》的學術和史料價值給以高度評價。浙江大學求是學者陳紅民教授認為:“《日本侵華圖志》是世界范圍內罕見的學術出版工程。”臺灣著名學者張玉法教授評價說,該叢書是“一部揭示日本侵華影像歷史圖書的典范之作”。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暨中國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所以以圖片全面記錄日本侵華歷史的《日本侵華圖志》,在這樣一個時間節點及時出版,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與現實意義。繼這次南京大學主辦的以作者方為主的南京首發式之后,山東出版集團、山東出版傳媒股份公司和山東畫報出版社計劃于7月中旬,在北京舉辦一個高規格的《圖志》新書發布會與出版座談會,8月份在上海、濟南,9月份在沈陽舉辦一系列圖書宣傳和圖片展覽活動。
(山東畫報出版社 張桐欣)